
傅瑪利強調「我的葡萄園」中心的重要性。中心是盧比亞諾福音小城的一個組成部份,從事培育工作。她指出:「盧比亞諾既是教會的一個活細胞,又是新社會的藍圖,要向世界展示以福音愛的精神為基礎所建立的人際關係。這個地方陶成了『新人』,對於交談和共融抱著開放的態度,懂得把自己的生命作為禮物,送給他人。」
傅瑪利重溫盧嘉勒(Chiara Lubich)於1966年,在快要成立的司鐸學校,向神父祝願說:「要懂得列於次要位置;要擺脫任何名利的奢望;要確保耶穌在您們中間。」以這種方式必然讓耶穌產生一種「嶄新」的牧靈方式,並陶成「更新的司鐸,成為隨時樂意為人人付出性命的神父(priests )」。盧嘉勒又預祝這樣的經驗也能在其他國家增加。
「萬福藝術中心」( Ave Art Centre )的兩位建築師韋達·贊諾連尼(Vita Zanolini)和艾倫娜·德·塔蘭托(Elena Di Taranto)解釋在重建這座16世紀方濟各修會舊院舍的難處,他們考慮到要配合這所司鐸學校的生活方式和共融特色。他們繼續表示,尊重的對談文化就是承傳歷史悠久的建築物的見證。

「我的葡萄園」負責人匈牙利籍的艾姆肋.吉斯(Don Imre Kiss)講述培育司鐸的方法和課程,他說:「我們都屬於同一的團體,即使我們分別在小型的『普世博愛運動中心』生活,保持家庭的氣氛,大家的互愛既具體又深邃,從中可以學習到這所司鐸學校的特有宗旨,在不同環境下落實所謂『共融靈修』的生活方式,一種教會共融的新幅度。」
 


 以下的內容摘自紀念普世博愛運動創始人逝世十周年場合上,傅瑪利所講的一段話,主題是有關依照盧嘉勒思想所興建的小城。
以下的內容摘自紀念普世博愛運動創始人逝世十周年場合上,傅瑪利所講的一段話,主題是有關依照盧嘉勒思想所興建的小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