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西(Daisy):
我們兩人都來自基督徒家庭。我們在一個瑪利亞之城(Mariapolis)時彼此認識,從那以後,合一靈修(the spirituality of unity)給了我們的生活添上意義。
薩米爾(Samir):
1989年,黎巴嫩(Lebanon)戰爭期間,情況變得頗具戲劇性,我們的周圍充斥著死亡和毀滅:沒有工作、沒有學校、公司倒閉……我們搬去住在美國(United States)的哥哥那裡。我作為一個大學講師,享有一年的休假。
黛西:
那一年,我們遇到了許多考驗,這也使得我們體會到是天主的愛(God’s love)讓我們在一起。我們常常在想,哪一個的選擇更好,是回到黎巴嫩呢?還是繼續住在一個豐衣足食的國家裡呢?我們倆都已找到了工作,也有資格申請美國公民身份。此外,我們的孩子的未來也將更有保障。
薩米爾:
這可不是個容易的決定,但我們覺得不可以拋棄自己的國家,正經歷著如此艱苦的歲月。我們和孩子們及普世博愛運動的朋友們商量後,最終決定回到黎巴嫩。事實上,我們都相當確信:愛我們自己的人民比美國所能給予我們的保障更重要。
黛西:
回到黎巴嫩,我們的生活便發生了變化。我們意識到,快樂並不在於外在環境,而是我們同天主,以及同弟兄姊妹的關係結出的成果。我們的國家宗教雜處,我們和穆斯林(Muslims )一起生活,而通過合一靈修,我們和他們中的許多人建立了真正的友情。
有一次,我們要去到敘利亞(Syria)參加普世博愛運動的聚會。敘利亞是敵對的另一方。兩國關係仍舊困難,且充斥著偏見和不信任,但我們體驗到的卻是,這些都是我們的弟兄姊妹,我們也應當為他們交出自己的性命。
薩米爾:
我們在瑪利亞之城中心,接待了150人,絕大多數為穆斯林。那時,我們明白了自己在見證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間的愛。我們覺得自己身為中東地區基督徒的作用,並不僅僅在這個地方生活,也要積極參與政治和政府機構中去。
黛西:
到目前一刻,當大多數黎巴嫩人為將來而憂慮,很多人試圖離開這個國家時,我們卻感覺到天主的愛每天都與我們同在,把我們深深地培植在我們的土地上,幫助我們去播種希望。
Feedback
ESSA EXPERIÊNCIA ME FAZ PENSAR QUE ÀS VEZES É MUITO MAIS FÁCIL FICARMOS NO NOSSO COMODISMO, PENSANDO EM NÓS MESMOS E COM ISSO NOS ENGANAMOS E ARRANJAMOS JUSTIFICATIVAS PARA NOSSAS ATITUDES. ENTRETANTO, ESTARMOS PRONTOS A DAR A VIDA POR NOSSOS IRMÃOS É O QUE TRAZ A VERDADEIRA LIBERDADE E FELICIDADE.
I met you, Daisy in Chicago and since then, I have never forgotten you. Whenever I will read news about Lebanon, I think of your family and your situation. Be assured of my continous concern and prayers. Nilda salud, from Appleton, Wiscons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