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新一代願意為共融經濟把舵。我們深知缺乏經驗,不夠成熟,但我們很高興可以嘗試,這正正是我們的動力。我們不願意放棄夢想。」以上是肯尼亞記者莉麗安娜.穆剛波茲收集了其中一位來自喀墨隆參加者的心聲。5月22日至26日,在肯尼亞奈洛比皮魯瑪利亞之城舉行的泛非共融經濟國際研習班。
莉麗安娜寫道:「進入禮堂,不能不感到非洲青年的能量——活力充沛、遠大抱負、憧憬希望、心懷大志,滿腔熱誠,幾乎忘卻了非洲大陸的種種挑戰。
參加者多是經濟系、發展貿易、社會科學、工商管理等學生,他們來自整個非洲半撒哈拉地區、黎巴嫩、埃及、意大利、匈牙利、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和澳洲。
世界各地的代表紛紛致詞,其中一位是卡里亞利大學校長瑪麗雅·德爾·森坡。她回想在肯尼亞格里薩學生遇害的悲慘事件,希望提醒在場的青年教育的重要性,並激勵他們決志為共融經濟的理念而生活和傳播。
其中一位老師維托里奧·裴里格介紹一種稱為「路圖」的互助應用方法,說:「這是一所特別的學校,可以交流、對談、分享我們預測、分擔疑惑、我們的計劃與美夢。我們人人都是主角,隨時願意付出一切,接納人人,獻出的一切。」
聽完共融經濟從1991年誕生和發展的介紹後,就引入共融經濟為非洲是一條出路嗎?於是演講室展開了老師與學生熱烈的討論。
其中一人問:「怎樣可以影響我們的政府?」又繼續:「我們青年已厭倦成為政客利用的對象。不光是我們,世界也正期待一種人際關係的新方法……我們感到共融經濟是其中一個解決方案。」
當然研習班不會忽略探究非洲大陸的各種挑戰和青年資源,包括在地球村的社會下要面對身份的危機、貧窮、紛爭和家庭問題;失業和避免思考;總之,國際性的教育不可缺乏考慮社會周圍目前的所需。
莉麗安娜表示這個研習班只是一個起步點,又說:「但在場的青年已發現到新經濟的類別,正醖釀一個美好的將來。他們肯不得馬上回到自己的地方,盡最大可能給更多人傳遞訊息。」
老師們也坦白分享他們個人的生活經歷,令他們作出決定性選擇的緣由。師生之間營造對談的氣氛,互相分享抱負、分擔憂困或挫敗,但都是大大小小的成功經驗,令大家看到全球經濟危機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他們無所不談,包括聯合國的多樣國籍到全球天氣轉變的大問題,甚至國際間的關係。來自卡坦格(RDC)礦地的青年更有能力鑑別這種悲劇給他們帶來旳遺害。
崇高的夢想正在形成,青年們,可算是最年輕的充滿幹勁活力,深信合一世界的理想,並與全球的許多青年,不僅是青年分享,因為正如盧嘉勒曾向他們年輕人說:「非同小可,這是『天主的夢想』!不要忘掉這個夢想,即使談到生命重大的抉擇,升學就業;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又或者具體實現出來,不光用說話;合理的社會;每個都應有的人性尊嚴等。
5月26日,結束這次研習班後,接着舉行共融經濟國際會議。凡採用這套理念操作的商家、企業家和工人走在一起,商討面對工作上的危機,找出選擇的生機。探討的主題包括:創新與共融;共融文化;企業與工作;貧與富……等都能從共融經濟的角度去面對。透過工作坊演譯各主題,包括政界;小型貸款與貧窮;「開始起步」;年輕的研究員;管理;企業家的網絡和共融經濟與非洲文化的對談。
可點擊Pagina Facebook dell’evento
共融經濟——非洲的出路?
泛非共融經濟首屆國際研習班。即使是非洲充斥着重大的挑戰,但活力充沛的非洲青年卻滿懷抱負與憧憬。
1
Feedback
COME DICEVA CHIARA : NON BISOGNA DARE IL PESCE A CHI A FAME MA INSEGNARGLI A PESCARE … L’ ECONOMIA DI COMUNIONE E’ UNA RISPOSTA ALLE SOFFERENZE ,ALLE GUERRE ED ALL’EMIGRAZIONE DEI POPOLI AFRICANI NELLA SPERANZA VANA DI UN FUTURO MIGLI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