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icial International Website普世博愛運動
Official International Website
    • 聯絡我們
    • 盧嘉勒
      • 盧嘉勒的生平
      • 合一的靈修
      • 神恩的體現
    • 普世博愛運動
      • 沿革
      • 行動規劃
      • 一個民族
      • 聖召與使命
      • 組織
    • 對談
      • 天主教會
      • 各基督宗派
      • 各大宗教
      • 無特定宗教信念的人士
      • 文化
    • 事業與活動
      • 藝術與演出
      • 福音小城
      • 參與社會性事務
      • 瑪利亞之城
      • 傳播媒介
      • 培育與學習
    • 新聞界專欄
      • Focus
      • Press releases
      • Dossier
      • Media Monitoring
      • 多媒體欄目
      • Contact Us
    你現在的位置: Home > 經濟 > 慈悲是文明的基礎

    慈悲是文明的基礎

     
    2015年9月20日
    經濟學不斷發展的同時,道德卻日益敗壞,令人們感到世界經濟如同一種惡習。經濟學家經過一連串的反思後,聲稱要『重生』,文章刊登在意大利『未來』日報(Avvenire)上。以下是部分內容。

    路易吉諾布魯尼(Luigino Bruni)引用了盧嘉勒在《復甦羅馬》一文:「我看了,並在別人身上找到我自己的光,自己的真正實質,別人身上的真正的我(也許因為羞恥而被掩埋或偷偷偽裝起來),而一旦我發現了自己,便藉此使自己復活起來再次結合。」他認為慈悲是基礎!
    在過去幾百年間,我們在此之上塑造文明。若不知道或不愛惜慈悲,我們就不會理解聖經、盟約、《出谷紀》、《依撒意亞先知書》、《路加福音》、亞西西的方濟各(Francis of Assisi)、亞維拉的大德蘭(Teresa of Avila)、方濟加(Frances Cabrini)、鮑思高(Don Bosco)、基督徒社會工作、意大利憲法、歐洲夢及集中營之後的共同生活和情愛;生活在一起直至生命終結的家庭等等。
    慈悲讓我們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成熟起來,並保持我們的關係,將墜入愛河的情感變成愛情,同情心和情感符合宏偉強大的計畫,讓我們在年輕時所宣發的許多『永恆』成為現實,避免令成熟和晚年只成為破碎夢想的懷舊故事。
    慈悲同時活出三種活動:眼睛、五內(聖經中為‘rachàm’),還有手、心靈及腿。那些心懷慈悲的人首先是能夠看得更深遠的人。
    慈悲的第一瞬間是眼神。能夠重建在我們內激起憐憫心腸的倫理和靈性層面。採取行動『照顧他人』之前,慈悲的那一位看著他人,用不同的方式去看他。在『已經』之外瞥見『尚未』。所有人顯然參與『已經這樣』當中。慈悲,與其說是一種倫理行為,倒不如說是一種靈性的活動。我可以借此而看到別人在犯錯和跌倒之前原本是怎樣的。我為了重建他們更真實的本質而去愛他們。慈悲可以重建靈魂中破碎的肖像,可以重建被中斷的故事情節,更可以看到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和衷共濟,比任何罪行更加深刻而真實,相信手足情誼不會因為自相殘殺而被抹除。再次看到亞當(Adam),更何況是在加音(Cain)之後。
    慈悲在不潔中看到潔淨;在醜陋中看到美麗;在黑暗中看到光明;也觸動身體,碰觸人的肉體。五內被感動。慈悲吸引整個身體,是一種全面的經驗,如同一種新生物的誕生。如果沒有慈悲,分娩的經驗為我們男性仍是完全不能明白的;但我們對此奧跡可以有些瞭解,特別是當我們懷著慈悲之心而付出生命時。慈悲是可以被感覺得到的東西,會令人受傷,其中還有辛勞。它是一種體現出來的經驗,是具體的。因此,知道慈悲的人也知道蔑視。如果我未曾因周遭的不義及邪惡而本能地遭受痛苦的話,我就無法成為慈悲的。今天面對被鎖在卡車裡而死掉的,或在海中溺水身亡的孩子,明天面對一個因背叛而需要寬恕朋友,我們的五內因憤慨和忿怒而被觸動。
    路易吉諾·布魯尼(Luigino Bruni)
    刊登於2015年6月9日意大利報章

    • Recommend on Facebook
    • Tweet about it
    • Tell a friend
    Share this on WhatsApp

    点击这里取消回复。

    評論的守則(500)

     

    另外可以瀏覽

    印度——超越邊界的舞蹈

    2018年8月7日
    印度——超越邊界的舞蹈

    每個人以不同方式嘗試主動改變自己,並影響周圍的所有人。印度孟買的馬尤爾(Mayur)就是這樣做的。以下是印度孟買舞蹈編導馬尤爾的經歷。

    [全部資料]

    人、地球和未來

    2018年7月25日
    人、地球和未來

    來自不同國家的7個組織啟動了「預言性經濟」計畫,為人類全面發展和可持續性而徵集和促進想法及良性的經濟實踐。

    [全部資料]

    不只是最好的朋友

    2018年4月14日
    不只是最好的朋友

    以下的內容摘自坲路倫絲·吉勒特(Florence Gillet)於2018年4月3日在《羅馬觀察家報》撰寫的文章。盧嘉勒和她的早期同伴:「我們中間流溢著家的氣氛。」

    [全部資料]
    專題管道
    經濟
    民族與國家
    靈修精神
    人物、體育、生態
    社會、藝術、演出
    文化、教育
    媒體與傳播
    政治與法律
    Tweets by @SIF_zh

    Focus

    • 日本——你們向所有人敞開心扉!
    • 盧嘉勒:勇於面向新紀元

    新聞界專欄

    • Focus
    • 新聞界專欄
    • 新聞界專欄
    • 新聞界專欄
    • 多媒體欄目
    • 國際中心

    網站服務

    • 網頁指南
    • 活动
    • 多媒體迴廊

    聯絡我們

    • 普世博愛運動
    • 聯絡
    • 编辑

    Linked sites

    • 比利时
    • 英國
    • 愛爾蘭
    • 日本
    • 西班
    • Mesoamerica
    • 荷蘭
    • 波兰
    • 塞爾維亞
    • 南美洲
    • 美國
    • 露明瑪利亞之城
    • Mariapolis Victoria – Africa
    • Mariapolis Lia – Argentina
    • 新家庭

    你現在的位置

    跟进

    • Diventa un fan
    • feed RSS
    • Tweet with me
    • Guarda i miei video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Periodico telematico del Movimento dei Focolari (P.A.F.O.M.) reg. Trib. Velletri decr. N. 11 dell’8 maggio 2006. Privacy Comments to webmaster. Questa opera è pubblicata sotto una /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s 2.5 Generic License.
    Web developed by Xcogito Graphic Design by Gabriele De Sanctis | Privacy Policy
    • RSSRSS
    • Become my Facebook friend
    • feed RSS
    • Tweet with me
    • Watch my videos
    本網站使用了小型文字檔案(cookies),包括第三方,給您提供最好的瀏覽體驗。 您可通過關閉這標題,同意我們的程序採用小型文字檔案(Cookie)。確定 关于cookies的信息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