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迫放棄一切,包括家園、妻子和兩位年幼子女。其實我並無選擇。我仍年輕力壯,執教鞭,大可以跟隨ISIS宣揚他們的想法,但我沒這樣做,因為違背了我的理念。若我留下家鄉可能遭殺身之禍。」以上是從加薩逃到奧地利(Austria)莫哈密德的分享。他與許多難民「滯留」在難民營,無所事事幾個月,與外界隔絕溝通。
他又說:「我們被孤立受壓制,但不久有人開始關心我們。」
原來三年前,奧地利普世博愛運動地方團體的一位敍利亞籍朋友,邀請了住在難民營的四十多位敍利亞籍難民參加在堂區舉辦的聚會。於是,大家才知道他們迫切的需要,包括學習語言和尋找工作。
地方團體着手籌備工作,在很短的時間就開辦了一個德語的課程。有人出錢買書本;另一位女士收集朋友們捐出的十五部自行車,並出錢請師傅修理好,交給那些要騎車到幾十公里上學的莘莘學子。其他人又幫忙替難民找工作、裝修家居、整理花園等。
莫哈密德輕嘆地說:「最後我們可以發揮所長;終於有人願意與我們握手,欣賞我們。」
建立起的友誼日盈密切!因此,當大家走在一起見面吃飯,自然而然便開始在文化和宗教的交談。第一步就是一起參觀清真寺,去認識當地的許多其他人。一次,甚至達四百人。莫哈密德坦白說:「真的很偉大!終於我們找回自己,從中我們可以忘記過往發生的事,與主直接交往。穆斯林與基督徒一起生活的那一刻,令我們彼此更接近。」
當年夏天,四位穆斯林參加了瑪利亞之城,在守齋月剛結束之際,大家以阿拉伯音樂與他們載歌載舞,又品嚐敍利亞式甜品。剛在那幾天,莫哈密德得悉母親去世,大家一起為他母親祈禱,並選用了聖詠的一些讀經,令大家都很感動。進入對方的苦痛也是一種深刻的對談。
之後,莫哈密德向奧地利當局申請家人到當地團聚,但困難重重。他妻子曾22度嘗試走路到邊境(步行七小時,抵餓又抵冷與面對風險)總被截回。一次,她甚至被押在監獄。多番波折後,她才得越過邊境。為了與家人團聚,遇多上少的挫折。有人提議他妻子留在加薩不到維也納。莫哈密德失去加薩的朋友,但卻在異地遇上普世博愛運動的地方團體,得到他們的接納。最後得知妻子能夠到維也納。
地方團體努力為他們安排,要找到合適的家居也不容易。他們想起修女院的安老中心。不久就獲得答應,真的要感謝普世博愛運動的成員穿針引線。
於是莫哈密德的回教家庭就入住修女興辦的居所。沒有任何一方感到不宜,即使接待的是穆斯林客人。在一個滿是基督信仰標誌的環境生活,也是交談的一部分,正如莫哈密德確認:「基督徒與我們穆斯林真的可以稱兄道弟。」
奧地利:懂得接納就能對談
以下是來自加薩敍利亞籍的穆斯林難民莫哈密德(Mohamed)的經歷。他於2016年5月26至29日,他在岡道福堡舉行的各大宗教國際性研習班上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