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icial International Website普世博愛運動
Official International Website
    • 聯絡我們
    • 盧嘉勒
      • 盧嘉勒的生平
      • 合一的靈修
      • 神恩的體現
    • 普世博愛運動
      • 沿革
      • 行動規劃
      • 一個民族
      • 聖召與使命
      • 組織
    • 對談
      • 天主教會
      • 各基督宗派
      • 各大宗教
      • 無特定宗教信念的人士
      • 文化
    • 事業與活動
      • 藝術與演出
      • 福音小城
      • 參與社會性事務
      • 瑪利亞之城
      • 傳播媒介
      • 培育與學習
    • 新聞界專欄
      • Focus
      • Press releases
      • Dossier
      • Media Monitoring
      • 多媒體欄目
      • Contact Us
    你現在的位置: Home > 若瑟·達夫(Giovanni Davì)

    若瑟·達夫(Giovanni Davì)

     
    2016年12月4日
    「我相信從靈魂深處復活的美……」(生於1928年5月4日,卒於2014年10月19日)

    我喜歡通過繪畫來表達我國土的光明與色彩:大海、農民、船隻,以及西西里島的海風。我相信美麗可以從痛苦中解脫出來,在靈魂深處重新復活,這是若瑟·達夫(Giovanni Davì)對藝術美感詮釋。他是梅西納(Messina)的畫家。他年輕時,認識了普世博愛運動倡導的合一的理想,並一直堅持生活。從此他對藝術和合一的熱情融合為一。

    若瑟是其中一位「先鋒」。1953年,他已經在西西里島生活「理想」,正是他人生特別艱難的時刻。他深深體會到了生存的苦痛,也因此明白和發現天主的愛存在於他的生命中。

    1960年,若瑟與雅德拉的婚禮儀式在羅馬鐵岩舉行。他們的婚禮儀式由普世博愛運動的共同創辦人傅理斯神父(Fr. Pasquale Foresi)主持,同時,出現在婚禮聖壇上的見證人是上主僕人左丹尼(Igino Giordani)。盧嘉勒的一位早期同伴施婉娜(Silvana Veronesi)出席,還有若瑟的同鄉裴普曹(Giuseppe Zanghi)。

    由於若瑟和雅德拉Adele的慷慨,盧嘉勒在1961年向這對年輕夫婦提出了請求,希望他們可以搬到倫巴第省(Lombardy),去支持在那裏新成立的團體。他們離開家鄉,很快在貝加莫(Bergamo)的學校找到了任教的工作。他們的兩個兒子Ignazio和Stefano隨後也出生。

    聖經上的一句話特別表明了若瑟的一生:「天主,請你向我顯示你的道路,指引我走在正直的道路上。」(Al-27,11a)若瑟在這條道路上追求,並把他充滿活力的藝術工作,包括在西西里及倫巴第開展覽,還有在書籍上繪畫插圖。另外,又幫助其他家庭,作為精神支柱。同時,他自己也致力於新家庭運動的發展(新家庭是指普世博愛運動在全球的家庭)。

    為了強調藝術與靈修精神之間的內在統一,若瑟於2000年對盧嘉勒的一篇著名默想——《我在世上只有一個配偶》發表了圖文評論,由新城出版。

    法比奧神父(Fr. Fabio Ciardi)在這本書的序言上寫道:「神秘家盧嘉勒默觀著人類的奧秘和痛苦的意義。」藝術家若瑟·達夫(Giovanni Davì),在疲勞的世界和卑微的人類情況下獲得的審美的體驗,有著超越自己的渴望。半個世紀以來,強烈的色彩和扣人心弦的人物,突顯真誠與情感,詮釋了若瑟的設計和繪畫的特徵。他的審美體驗與盧嘉勒的奧秘經驗達成了共融,他自己也因此而被塑造,並假定這個奧秘會以他自己的方式重複表達。

    2008年,他患有嚴重疾病的第一個症狀出現了。由於身體虛弱,他不能再爬到他心愛的閣樓上,創作了他的藝術作品。然而,在臨終前,當一位鋼琴家朋友為他演奏了四首蕭邦的音樂時,伴隨著音樂的旋律若瑟要求一張紙和一枝鉛筆,畫了一個人帶來的一瓶黃玫瑰的畫。當時和他在一起的人介紹說,這些素描是他人生中最後的作品,一個強烈的精神時刻的果實,令人難忘。

    瑪麗亞·嘉辣·勞棱佐(Maria Chiara De Lorenzo)撰

    Share this on WhatsApp
    • Recommend on Facebook
    • Tweet about it
    • Tell a friend
    0Comment

    点击这里取消回复。

    評論的守則(500)

     

    另外可以瀏覽

    保拉·巴托拉·費瑪尼(Paola Bartola Fermani)

    2018年7月6日
    保拉·巴托拉·費瑪尼(Paola Bartola Fermani)

    一位妻子,最溫柔的母親,即使在工作中,她也願意「唯獨是愛」(生於1962年5月1日,卒於2016年11月12日)。

    [全部資料]

    卡蘭東尼奧·多瑪辛(Carlantonio Tommasin)

    2018年6月15日 1
    卡蘭東尼奧·多瑪辛(Carlantonio Tommasin)

    他一生經由瑪利亞的手交付給耶穌。(生於1933年5月18日,卒於2003年7月13日)

    [全部資料]

    古列爾莫.庫爾蒂(Guglielmo Curti )

    2018年6月9日
    古列爾莫.庫爾蒂(Guglielmo Curti )

    擁有一顆永遠年輕的心(生於1934年2月17日,卒於2018年5月9日)

    [全部資料]
    專題管道
    經濟
    民族與國家
    靈修精神
    人物、體育、生態
    社會、藝術、演出
    文化、教育
    媒體與傳播
    政治與法律
    Tweets by @SIF_zh

    Focus

    • 日本——你們向所有人敞開心扉!
    • 韓國——交談成為人類大家庭的文化

    新聞界專欄

    • Focus
    • 新聞界專欄
    • 新聞界專欄
    • 新聞界專欄
    • 多媒體欄目
    • 國際中心

    網站服務

    • 網頁指南
    • 活动
    • 多媒體迴廊

    聯絡我們

    • 普世博愛運動
    • 聯絡
    • 编辑

    Linked sites

    • 比利时
    • 英國
    • 愛爾蘭
    • 日本
    • 西班
    • Mesoamerica
    • 荷蘭
    • 波兰
    • 塞爾維亞
    • 南美洲
    • 美國
    • 露明瑪利亞之城
    • Mariapolis Victoria – Africa
    • Mariapolis Lia – Argentina
    • 新家庭

    你現在的位置

    跟进

    • Diventa un fan
    • feed RSS
    • Tweet with me
    • Guarda i miei video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Periodico telematico del Movimento dei Focolari (P.A.F.O.M.) reg. Trib. Velletri decr. N. 11 dell’8 maggio 2006. Privacy Comments to webmaster. Questa opera è pubblicata sotto una /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s 2.5 Generic License.
    Web developed by Xcogito Graphic Design by Gabriele De Sanctis | Privacy Policy
    • RSSRSS
    • Become my Facebook friend
    • feed RSS
    • Tweet with me
    • Watch my videos
    本網站使用了小型文字檔案(cookies),包括第三方,給您提供最好的瀏覽體驗。 您可通過關閉這標題,同意我們的程序採用小型文字檔案(Cookie)。確定 关于cookies的信息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