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icial International Website普世博愛運動
Official International Website
    • 聯絡我們
    • 盧嘉勒
      • 盧嘉勒的生平
      • 合一的靈修
      • 神恩的體現
    • 普世博愛運動
      • 沿革
      • 行動規劃
      • 一個民族
      • 聖召與使命
      • 組織
    • 對談
      • 天主教會
      • 各基督宗派
      • 各大宗教
      • 無特定宗教信念的人士
      • 文化
    • 事業與活動
      • 藝術與演出
      • 福音小城
      • 參與社會性事務
      • 瑪利亞之城
      • 傳播媒介
      • 培育與學習
    • 新聞界專欄
      • Focus
      • Press releases
      • Dossier
      • Media Monitoring
      • 多媒體欄目
      • Contact Us
    你現在的位置: Home > 民族與國家 > Barber 的全球城市

    Barber 的全球城市

     
    2017年4月28日
    一位偉大的政治學學者與世長辭。他根據共融的邏輯,提倡了國與國之間應相互依存。藉著與普世博愛運動的關係,面對戰爭的兩難困境。從城市開始去拯救世界。
    2

    BARBER Benjamin - Photo: John FOLEY/Opale - Date: 20071012Benjamin Barber在紐約患病後,不久便與世長辭,享年77歲,留下了他的妻子Leah和女兒 Cornelia。

    一位政治哲學家兼作者Barber,其中一部暢銷的書《Jihad Vs. McWorld》,是以他的整個生命,奉獻給公民意識和民主思想。他深信,假如市民能努力活出公民美德,積極參與政治,那麼,世界相互依存的巨大挑戰,便可以以一個具建設性的方式來解決。

    對於國家民族是否具有足夠能力去回應當代全球性的挑戰(從氣候變化到反恐;從移民入境到貧窮),他是抱著懷疑的態度。在Barber晚年,特別是最後幾年,他強調城市的參與是不可或缺的。

    在他的書中指出,如果由市長來統治世界,城市是會如何比國家更能以有效的方法來回應我們的世界相互依存的問題。因此,在Barber的最後幾年,憑著他一貫的堅韌和熱誠的特質,他造就了全球市長國會的成立,共有49名市長參加,當中包括意大利的Leouca Orlando和Virginio Merola。

    我認識Barber是在911事件之後,在駐紐約意大利記者Antonio Monda的家中,當時我們是與Leouca Orlando共進晚餐。Barber向我們講述了他的一個新計劃。他想發起一個世界相互依存日,將於每年9月12日慶祝,即雙子塔和五角大樓被襲擊的週年紀念日的翌日。事實上,為Barber來說,這些襲擊是不能以軍事武力來解決,卻必須由一個共同的承諾引發出來的,彼此承諾去尋求能夠解決全球一切巨大挑戰的可持續的方案,而這些挑戰是永不可能以一個孤立的式去應付。記著,美國立國時,發表了獨立宣言。Barber強調有需要發表相互依存的新宣言。

    我與Barber緊密合作,發起了第一個相互依存日,也象徵性地在費城慶祝。在2004年,聯同了他,亦在普世博愛運動的支持下,我們構思了並且在意大利羅馬組成了這個相互依存日的「第二個版本」。

    observed that the idea of interdependance was important, but not enough.
    正是在那次會議上,我有幸可以給盧嘉勒介紹Barber博士認識,也見證了他們於2003年和2004年期間,在不同的場合會晤和商討。我還記得,在2003年6月於意大利的羅卡帕,他們之間的第一次會議結束時,我在那裡仔細聽著他,盧嘉勒觀察到,相互依存的構思是很重要,但是還不足夠。

    在首次會議期間,盧嘉勒告訴Barber:「我們不僅需要相互依存,隨之而來是共融。貨物必須要移動,但是貨物不能自行移動,這就是我們為什麼需要感動眾多心靈。因此,我談論關於那種我們在個人和群體中可實現的普世手足情,但假如我們在國與國之間開始重新塑造這份手足情誼,我們將能從根源上解決恐怖主義的問題。」

    Barber回答:「是的。『相互依存』這個名詞,是『共融』這個字的精簡版本。此乃邁向共融的第一步。」他接著說:“民主亦是精神的問題;它始於心靈的習慣,然後以俗世的術語來表達。所以,精神與俗世之間的分野,往往是一種張力的伸延……」

    Barber和盧嘉勒之間的交談,直至今天仍然是震動人心的,皆因絕對是適合時宜。Barber作為最寶貴的傳承,所留下的便是他對知識和公民意識的委身,造就了一個全球公民團體的誕生,而且帶領著我們更加走近合一。

    Aldo Civico撰
    詳情請瀏覽https://www.cittanuova

    Share this on WhatsApp
    • Recommend on Facebook
    • Tweet about it
    • Tell a friend
    2Comment

    点击这里取消回复。

    評論的守則(500)

     

    Feedback

    1. Anny Canto
      2017年5月6日 at 07:48

      Abbiamo potuto ‘vedere la passione del suo lavoro’ per l’Interdipendenza’ a Bruxelles quando ha consegnato un premio a ‘Chiara’ ed il Movimento!
      Nel rapporto di fraternità che costruiva con i partecipanti si vedeva la sua passione per la pace.
      Un pensiero caro per la sua moglie e la figlia!

      回复
    2. Nestor -desde Mendoza Argentina
      2017年4月28日 at 17:41

      Descanse en Paz , y gracias por su Donacion a la UNIDAD Global

      回复

    另外可以瀏覽

    巴西:為我的人民服務

    2018年2月21日
    巴西:為我的人民服務

    巴西塞阿拉州( the State of Ceará)瓜拉米蘭加(Guaramiranga)的文化和旅遊顧問敘述:「我從福音中汲取力量,履行我對自己城市所做的承諾。」

    [全部資料]

    剛果民主共和國:政界的合一

    2016年12月18日
    剛果民主共和國:政界的合一

    在面對非洲國家因體制危機而可能造成的暴力後果,「政界合一運動」做出了貢獻。他們致力於培育年輕一代的公民。

    [全部資料]

    「分享」是委內瑞拉的關鍵字

    2016年6月18日
    「分享」是委內瑞拉的關鍵字

    鑒於不斷蔓延的貧困給委內瑞拉人民造成嚴重的危急狀況,普世博愛運動團體承諾增強共融,並為和平與大眾利益而工作。

    [全部資料]
    專題管道
    經濟
    民族與國家
    靈修精神
    人物、體育、生態
    社會、藝術、演出
    文化、教育
    媒體與傳播
    政治與法律
    Tweets by @SIF_zh

    Focus

    • 日本——你們向所有人敞開心扉!
    • 韓國——交談成為人類大家庭的文化

    新聞界專欄

    • Focus
    • 新聞界專欄
    • 新聞界專欄
    • 新聞界專欄
    • 多媒體欄目
    • 國際中心

    網站服務

    • 網頁指南
    • 活动
    • 多媒體迴廊

    聯絡我們

    • 普世博愛運動
    • 聯絡
    • 编辑

    Linked sites

    • 比利时
    • 英國
    • 愛爾蘭
    • 日本
    • 西班
    • Mesoamerica
    • 荷蘭
    • 波兰
    • 塞爾維亞
    • 南美洲
    • 美國
    • 露明瑪利亞之城
    • Mariapolis Victoria – Africa
    • Mariapolis Lia – Argentina
    • 新家庭

    你現在的位置

    跟进

    • Diventa un fan
    • feed RSS
    • Tweet with me
    • Guarda i miei video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Periodico telematico del Movimento dei Focolari (P.A.F.O.M.) reg. Trib. Velletri decr. N. 11 dell’8 maggio 2006. Privacy Comments to webmaster. Questa opera è pubblicata sotto una /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s 2.5 Generic License.
    Web developed by Xcogito Graphic Design by Gabriele De Sanctis | Privacy Policy
    • RSSRSS
    • Become my Facebook friend
    • feed RSS
    • Tweet with me
    • Watch my videos
    本網站使用了小型文字檔案(cookies),包括第三方,給您提供最好的瀏覽體驗。 您可通過關閉這標題,同意我們的程序採用小型文字檔案(Cookie)。確定 关于cookies的信息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