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有8個家庭參加培育學程,他們分別來自日本、南韓、墨西哥、哥倫比亞、義大利、阿根廷及越南。他們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渴望在福音的互愛中成長。這是管理這座普世博愛運動小城的唯一法律。許多家庭來到這裡的目的是為了完全沉浸在合一靈修內。
「我們為什麼來這裡?」印度人亨克(Henke)和艾米麗奧(Emilio di Pelotas)嘗試解釋說:「是為了尋求生命本質。我們不想陷入盈利的惡性循環中,於是我們讓自己的企業加入共融經濟計畫(EoC)。我們賣掉汽車,把一半的衣物和一些小家電給窮人。這是個翻天覆地的舉動,因此我們感覺到不可抗拒的動力,就是作為一個家庭,和我們的孩子們一起,在合一靈修中接受陶成。」

「我們從2016年起就在這裡了,但因為語言的關係,我們無法明白課堂上所討論的任何內容,於是我們決定多留一年。我問了我的老闆;請我的弟兄們以家庭貸款的形式幫忙,培育學校的負責人也同意我們的決定。兩個月後,得到的所有回答都是肯定的。」「我們很高興能繼續留下來,」他的妻子鮑薇(Bao Vy)補充說:「能加深生活福音,我們回家後,會和越南的其他家庭分享,這樣我們就可以繼續在愛內一起成長。」
「我們來自南韓,這是我們的女兒,瑪利亞(Maria Grazia),13歲。」伊蕾瑪(Irema)和米克勒(Michele)擁有一家補習社,15年前成立,以更好方式為讀大學的學生提供廣泛的需求。
「從最初的10個學生……」他們說:「在3年間,已經有了1000個學習小組。我們的工作越來越多,我們建立一個和諧及合一的家庭的計畫,也開始感覺到有效果了。」

伊蕾瑪在婚禮之後就有了這個想法,但當時是不可能的。「我們必須在放假之前賣掉。我們懇切祈禱,就在6月的最後一個週六,補習社出讓了。天主真的希望我們到這裡來!」
芳濟加(Francesca),34歲,來自義大利, 羅伯托(Roberto),37歲,來自阿根廷,他們也是馬賽克的一部分。
「我們到過其它國家,體驗生活之後……」他們說:「我們本來是義大利勞萊托的居民。雖然我們成家的時間很短,但很緊湊,我們從來不缺少問題,例如:不同的家庭背景、處理我們不熟悉的事務、我們的做事方式等,都給我們造成一些障礙,但愛以及想要建立一個健康和開放的家庭的意願卻很強烈。」
「所以我們下定決心,帶著3歲的女兒伊莎貝爾(Isabel)來到勞萊托培育學校的,學習怎樣優先考慮作為父母和市民。通過生活和分享,接受別人的挑戰,誰知道呢?或許有一天,我們能夠在世界上為福音作見證呢!」
觀看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