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one對普世博愛運動的成員而言,對談不能流於抒發見解。哪怕只是翻閲運動的發展階段(參看年表),就能夠明白到運動不是在桌上經過草擬而產生的,而是因著聖神揀選一位意大利特倫托的女青年,賜予她一份神恩性的靈感。從運動初期開始,發生在盧嘉勒和她初期同伴身上的無數生活片段都指示出一條完全接納他人,對任何人開放的道路。『迎納』就是對談的起步點。

另外,看看運動已遍佈世界,就清楚顯示合一精神迅速的發展,不可能局限於面對面的談話;或透過傳聲器或電臺來開闢新的途徑,更是由於落實那份愛,即按照盧嘉勒總是建議的那唯一和獨特的方法來傳播,就是——愛的藝術:打成一片。也是藉用聖保祿的新詞彙(為一切人我就成為一切),在運動內意味著總是採用這唯一的傳播方法,它是福傳的主要途徑。

最後,若觀察運動的廣泛傳播,毫無疑問就能明白到合一的靈修使人的心靈皈依,包括社會上各類的人士,這正是由於運動對人類及其需要抱著絕對的開放態度。這種開放幅度的首要表現,就是在每個範疇;各個時代;任何地方都抱有對談的態度。

為此,可以明白到普世博愛運動意義深遠的福音化對談,不會甘願放棄自己的身份以達成任何妥協,相反,正由於具備自己的特質,才能以開放的心態靠近『與自己不同』的人。總而言之,既不是為了免傷和氣,也非調和主義,更非宗教混合主義。

2002年1月24日,盧嘉勒被邀請在亞西西與里卡迪(Andrea Riccardi)一起代表天主教會,在教宗和世界各宗教的最高領導面前發言。適值美國911事件發生後不久,盧嘉勒刻意強調『全面對談』是教會的態度。她提到教會内的四種交談:在整個天主教會內;大公合一運動;與各大宗教的信徒交談;與沒有特定宗教信念人士接觸。恰恰這四種交談是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和保祿六世《祂的教會》通諭中所確認的,天主教會採用這些交談作為與人類在不同層面上建立關係的途徑。

1991年,盧嘉勒這樣寫:「耶穌將所有那些伸張正義,並與邪惡鬥爭的人視爲自己的盟友和友好,他們往往沒有意識到,藉此能為實現天主的王國而效力。耶穌要求我們具有懂得投入對談的愛,即是一種在自己的生活範疇內排除傲慢,並能夠對所有人抱開放態度的愛。同時與一切有善志的人士合作,一起締造和平,建設合一的世界。為此,我們嘗試放眼去看我們所接觸的人,去欣賞他們所作的善行,無論他們屬於任何一種的信念,我們都感到與他們團結一致,並彼此鼓勵在正義與仁愛的路上前進。」

生活見證

文章

12345...»